好样的!复读一年,提高180分,从专科到重点大学,努力就能做到

精品项目

22



大学新生开学,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落榜考生不得不面临着是否复读的选择。

当然,也有大一新生到了大学后,发现大学校园风景没想象中的美,或大学宿舍不如高中,或院校位置离家较远而一怒之下拿着行李回家了,想复读冲刺更高层次的大学。

复读。

我印象深刻,因为农村的我复读了才考上大学。

复读。

河南很多考生也深有体会吧,它真的能让我们脱离打工的命运从而走进大学。

这里,就不谈我复读提高150分的励志之事了,谈一谈一位河南考生,提高180分逆袭之事,他真的是从专科到重点大学。

01

2023年,有位河南家长找我聊大学志愿的事,她说孩子考了395分,问我有没有民办院校可以读。

2023年高考,河南理科本科二批线409分。

395分,差二本线14分,完全达不到本科线,读民办院校也困难啊。

我劝家长,不如读大专院校吧,到时让孩子“专升本”。

河南人都清楚,河南高考竞争激烈,想上综合实力强的大专,高考成绩达不到本科线,那也枉然。

权衡利弊,民办院校学费高,补录的专业又不咋地,专科呢,去不了一线城市读书,读不了就业率高的专业,家长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如复读。

再三斟酌,家长让孩子复读了,并找了关系花点小钱,送孩子到一所教学实力不错的高中。

我也给了家长和孩子一些复读建议和方法,比如注重错题、查漏补缺、定期总结等等。

02

复读。

根据我的经验,复读一年,提到100分左右很正常的,提高150分,那考生绝对是下苦功夫了。

提高200分,唯一可能是考生第一次高考发挥失常了。

真的,我身边的人或学生,从未见过复读一年提高200分的例子。

可奇迹都是人创造的,更何况年轻人都相信那句话:“一切皆有可能”。

前段时间某一天,突然想到这位河南家长,就问问孩子考得怎么样。

家长的回答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家长说,孩子被武汉科技大学录取了。

我立马查了查武汉科技大学在河南理科招生最低分。

2024武汉科技大学在河南理科招生最低分564分,超理科一本线53分。

狗万官方网站

我问考了多少分?

家长说,考了577分,孩子表姐在武汉工作,就报了武汉的大学。

577分,比2023年高考395分整整高出182分,这提分太牛了吧,一年时间182分啊,真不敢相信。

03

我找到这位考生,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一年时间提高180多分。

考生说他也没想到能考到570多分,能考上武汉科技大学,实现大学梦。

又很客气地说,谢谢老师您给的复读建议:注重错题,查漏补缺,定期总结。

随后,考生又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学习规划,我自己先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各科的成绩目标,二是高考成绩的目标。

然后,像你说的注重错题,在复读前我就把近五年的高考真题做了一遍,找出各科薄弱点,因为我知道薄弱点就是提分点。

接着在复读时,一边紧跟老师的指导学习扎实基础,一边利用零碎时间看课本做试题进行大量训练和查漏补缺,遇到不懂不会的题,我就会问老师,把老师说的方法记下来。

最后就是一段时间总结一次,我的基础学科弱,薄弱点较多。

我就规定自己一星期总结一次,找出类似题型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找出不懂的知识点和错题,再翻阅课本加强基础知识掌握和请教老师,反反复复,直到自己理解了会做了。

考生说,老师,复读太苦了,压力真的大,但真的充实,我每天就一件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吧,或我高考发挥超常了,实现了去武汉读大学的梦。

04

复读,确实辛苦,但真的很充实。

若用心学习,真的能大幅度提分让我们考上想上的大学。

可是很多复读生每天努力学习,感觉时间不够用,但进步很小,为啥呢?

问题很简单,你没有目标或你的学习目标是迷茫的,你对遇到的薄弱点并没有真正解决,导致复读效果差。

因此,对于选择复读的考生,你一定要有明确的复读目标和复读规划,你需要清晰地知道你的提分点在哪,并为之努力,才能大幅度提高分数,否则就是浪费时间,你说呢?欢迎留言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谢谢。)

好样的!复读一年,提高180分,从专科到重点大学,努力就能做到

这两天,受地磁暴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极光。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之前就发布了这次太阳活动的情况,北京时间10月8日早8点至10月10日早8点,太阳先后发生了五次明显爆发活动,其中两次爆发达到了X级大耀斑的级别,受其影响,地球在昨天(11日)出现地磁暴,据了解,地磁暴今天还...

岁月是把杀猪刀,曾经的央视一哥程前,如今竟让人直呼认不出?他的故事,是无数人心中的唏嘘与感慨。在曾经的央视舞台上,程前是那个熠熠生辉的存在。俊朗的外形、幽默风趣的主持风格,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主持人,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无论是《正大综艺》还是《综艺大观》,他的身影总是那么耀眼。然而,时光匆匆,...